发布日期:2024-04-25来源:水产专委会作者:
如何破解水产品药残超标、鱼腥味重难题,是我国乃至全球水产养殖生产者、营销者和消费者的心腹大患。“电化低赫兹水提高水产品品质”技术设备的闪亮登场和成功实践,使业界同仁看到曙光、为之一振,为广大食用消费者带来利好福音。2024年4月18日,中国绿色食品协会水产专业委员会邀请水产、食品、市场、机械、检测、经济、教育等领域专家组成评审组,在福建省福州市召开该项技术成果专家评审会。
专家评审会现场气氛热烈
资深“三农”和渔业经济专家关锐捷主持会议,他概要分析了中国水产业发展形势和面临问题,以及水产消费者对水产质量安全的强烈呼声,介绍了在中国绿色食品协会水产专业委员会协调下,开展应用电化低赫兹水技术设备提升水产品品质实验的目的、意义和工作进程。
原农业部正司级巡视员、研究员关锐捷
会议听取了电化低赫兹水技术设备研究团队领军人严晓培将军六年来自主研发应用电化低赫兹水提高水产品品质的主要进展,多次实验证明运用物理方法改变水分子团簇结构,可以有效地处理水质,达到无菌分层的效果,快速消除鱼体药残和腥味,通过自主知识产权的数据和控制系统以及生产的系列设备,并且目前已经实现了赫兹可调。
中国人民海军某部原政委严晓培将军
会议选举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原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首席科学家、研究员,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全国畜禽水产工程技术创新团队首席专家,农业农村部水产养殖设施工程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长江经济带大宗水生生物绿色产业发展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朱明为技术成果评审组组长。
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朱明
马颖博士作《应用电化低赫兹水技术设备提升水产品品质实验报告》,为验证应用电化低赫兹水技术设备提升水产品品质的有效性,2023年9月至2024年2月,中国绿色食品协会水产专业委员会协调福建大昌盛饲料有限公司及合作企业、北京君禾科技有限公司、福建农林大学,在中国鳗鱼之乡——福建省福清市开展土溴素代谢、抗生素代谢等实验(共对恩诺沙星、磺胺嘧啶、土溴素、总汞等60项抗生素、药残和重金属进行了检测),经第三方权威机构检测,利用电化低赫兹水小于1纳米、渗透力强的特点,杀菌、抑菌净化水质和排除药残、去除鱼体内土腥味效果显著,对是水产品安全生产、加工、营销、食用的一项重大突破。
实验数据表明,电化水设备生产的低赫兹水,杀菌、抑菌和净化水质效果显著;电化低赫兹水对去除魚体内土腥味效果显著,可在12小时内排除魚土腥味达到出口标准;电化低赫兹水对去除魚体内药残效果明显,可以36小时内达到国家标准。权威部门查新表明,电化低赫兹水技术及设备为国内外首创,在该领域处于领先地位。
海军某部原高级工程师马颖博士
经过评审专家质询和项目专家答疑,各位专家发表评价意见。
魏宝振会长指出,电化低赫兹水为水产养殖和加工业者带来了福音。利用电化低赫兹水进行养殖,可以有效降低水产品因药残等因素带来的食品安全风险,同时有效去除水产品的土腥味,提高水产品品质;在水产品加工过程中使用电化低赫兹水,可以较好保持产品风味;养殖尾水处理时加入电化低赫兹水,可以缩短尾水降解和净化时间,而且能够降低成本,养殖者可以更加高效地管理水质,提升养殖环境的卫生条件,进而增加水产品的产量和品质,相信这一技术的应用将为水产养殖行业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和经济效益。
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原站长、研究员,中国休闲垂钓协会会长魏宝振
陈志会长指出,若能解决鱼类养殖水质和药残等问题,其意义将是非常重大的。项目团队在研究过程中,秉持着严谨科学的态度,致力于为水产养殖业闯出更安全、更健康的发展路径,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锲而不舍开展相关实验、分析、检测。这些努力是对科学信仰和对社会责任担当的充分体现。这个项目成果的诞生,不仅仅是一个研究成果,更是团队智慧和勇气的结晶,是对水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贡献。建议尽快纳入国家农机购置补贴目录。
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原院长、研究员,中国机械工业集团原副董事长、总工程师,中国农业机械工业协会会长陈志
兰思仁校长提出,应用电化低赫兹水提高水产品品质技术因应水产品质量安全与消费升级的迫切需求,针对大宗特色养殖鱼类的暂养技术进行了应用探索,取得了净水体、降农残、去异味的良好效果,技术应用潜力巨大、前景广阔。建议通过深化产学研协同,进一步明晰和精准锚定该技术的功能机理,加快拓展该技术在水产品乃至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及消费全链条相关场景的应用评价,配套设施设备、投入品、工艺流程等生产要素,形成可复制、利推广的规范化技术模式,助推产业升级高质量发展。
福建农林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福建省政府参事,教育部科技委员会农林学部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论组成员兰思仁
王运浩执行副会长强调,通过实验报告可以看出,电化低赫兹水通过改善水质,提高了养殖水产品的质量,包括清除腥臭味、药物残留,减少吊水期间水产品死亡率等效果明显。该技术为水产养殖业提供了节本增效的途径和减少污染的绿色发展模式,是推动水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创新之举。这项技术的成功应该得到充分的宣传和推广,以便更多的企业和机构能够受益。同时建议项目组继续努力,持续探索创新,为水产养殖业的绿色、高效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原主任、研究员,中国绿色食品协会执行副会长王运浩
赵兴武会长指出,电化低赫兹水技术成果,是水产养殖的好帮手。在给鱼吊水时,不仅去腥味、降药残效果明显,而且时间短、见效快;在循环水利用上成本低、水质好;在活鱼运输和酒店暂养时,保水质,稳质量。国内一流,世界领先,应用空间广阔,大有可为。对于解决渔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将为行业的绿色发展和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推广任重道远,使命光荣。如何降低设备成本、提升设备质量,仍须努力。中国渔业协会将全力支持该项目的推进,积极为其提供资源和支持,以确保其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
原农业部渔业局局长,中国渔业协会会长赵兴武
樊海平研究员提出,通过对“电化低赫兹水提高水产品品质技术成果”评审中实验数据了解到,电化低赫兹水能有效杀灭水体中的细菌,提高水体pH值、减低氨氮值,通过鱼体在电化低赫兹水中暂养,能加快鱼体残留的恩诺沙星、环丙沙星、隐色孔雀石绿等药物的衰减,对快速消除鱼体残留渔药及异味等具有积极作用,其应用为保障水产品质量、提升产品品质将产生积极影响,该技术成果对缩短水产品吊水暂养时间、快速消减药物残留、降低水产品吊水暂养失重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应用前景广泛且良好。由于电化低赫兹水显著提水体中的亚硝酸氮,建议进一步完善应用技术,延伸至养殖生产环节,提高技术应用的成熟度;优化设备建造和使用成本,降低技术应用费用,以利于成果的普遍使用。
福建省淡水水产研究所研究员樊海平
张华主任评价说,除了第三方质检机构提供的数据外,我还亲自到现场观察了实验情况,实验所展示的可视化效果令人印象深刻,并且与第三方数据的结果相吻合。针对项目的前景,他希望这一成果能够成为行业内更高水平的标杆,并为整个平台行业的发展贡献更多力量。这样的实验成果不仅具有实用性,而且在推动行业进步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为进一步完善实验成果提供了重要参考。
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及加工品质检中心(福州)主任、研究员张华
刘兆彬院长提出,项目组提供的技术成果报告,真实可靠,数据详实,方案科学,效果显著。是成功的技术,有价值的成果,值得肯定和推广。对于解决水产养殖水体污染、确保食品安全,实现降本增效,促进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和实用价值。建议下一步,加大宣传推广力度,总结宝贵经验,完善产品系列标准、技术服务标准,探索新型运营模式,为设施渔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原国家质量监督检察检疫总局总工程师,中国质量万里行促进会原会长,北京华夏产业经济研究院院长刘兆彬
关锐捷研究员做出了积极的评价,从对福建、广东、北京等各方面实验数据的综合分析,这个项目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有许多水产相关行业的从业者也对此表示了极大的认同和期待,这项技术的突破性进展,增添了他们绿色发展、绿色创新、健康养殖的信心。实践表明,应用电化低赫兹水技术设备可以优化水质、降本增效,快速提升水产品品质,循环利用养殖用水,实现绿色水产养殖,保障食品安全,利国、利民、利渔、利企,加大推介力度,扩大应用范围,将产生不容低估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建议成果研发和推广单位,科学吸纳评审专家和应用单位意见,进一步完善规范操作程序,先行抓紧制订《应用电化低赫兹水技术设备提升水产品品质工艺》团体标准;积极探索应用电化低赫兹水技术设备,消除其他鱼虾贝藻和蔬菜、水果、肉类等农畜产品及其加工品超标农残及抗生药类技术工艺;建议国家主管部门尽早按申报程序,将电化低赫兹水技术设备纳入农机购置补贴目录。
朱明院士概括指出,电化低赫兹水技术是一项具有独创性和国际领先性的科技成果,通过在水产养殖和加工领域应用表明,电化低赫兹水对于水体杀菌抑菌、净化水质、排除鱼土腥味和鱼体内药残均效果明显,还可有效保障水产品品质和高效分层养殖尾水等,在水产养殖和加工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并将产生良好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建议加快应用模式构建和有关标准制定,使该项先进技术尽快造福于广大水产养殖者、经营者和消费者。
经认真斟酌,评审组专家达成如下技术成果评审意见:
一、项目组提供的“电化低赫兹水提高水产品品质”技术成果报告,科学详实,数据可靠,结论客观。
二、项目应用电化低赫兹水技术设备可以优化水质,提升水产品质量,降本增效,对于实现水产健康养殖,保障水产品安全,具有重要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三、实验表明,电化低赫兹水设备生产的低赫兹水,杀菌、抑菌和净化水质、去除鱼体土腥味、降低药物残留风险效果显著。电化低赫兹水技术设备应用于水产品养殖加工领域为国内外首创,技术水平处于领先地位。
专家组一致同意通过项目评审。
建议尽快制订有关标准,继续扩大应用场景,争取纳入国家农机购置补贴目录。
电化低赫兹水提高水产品品质技术成果专家评审会议全体人员合影
活动快报
4月18日下午,电化低赫兹水提高水产品品质技术成果发布会暨中国绿色食品协会水产专业委员会年会在福州市召开。农业农村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农业农村部规划设计院、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中国绿色食品协会、福建农林大学、福建省淡水水产研究所等部门顶级专家以及福建省科技厅、福州市有关部门、相关企业、新闻媒体代表200多人,共同见证水产绿色发展确保食品安全的重大突破。
活动的宗旨是:水产绿色发展 确保食品安全。指导单位是:中国绿色食品协会、中国渔业协会、中国休闲垂钓协会、中国农业工程学会、中国农业机械化工业协会、中国质量万里行促进会、福建省水产协会、福建省鳗鱼协会、福建农林大学、福建省淡水水产研究所。
电化低赫兹水提高水产品品质技术成果发布会暨中国绿色食品协会暨水产专业委员会年会活动现场
成果评审组组长朱明院士,宣读《应用电化水提高水产品品质实验成果专家评审意见》并发表讲话;海军某部原高级工程师马颖博士,作《应用电化低赫兹水提升水产品品质技术成果报告》;原国家质量监督检察检疫总局总工程师、中国质量万里行促进会原会长、北京华夏产业经济研究院刘兆彬院长,原农业部渔业局局长、中国渔业协会赵兴武会长先后发表了热情洋溢、鼓舞人心的讲话;福建大昌盛饲料有限公司、北京君禾科技有限公司、浙江目见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分别签署合作协议;水产专业委员会刘慧彬秘书长报告专委会2023年度工作和2024年工作安排;水产专业委员会陈帅主任对本次活动作总结(详见后续推文,敬请期待)。